7.02.2009

第四百八十日 隨想

最近以過客名義在Facebook開了戶口,收到網友一個支持正生遷入梅窩的群組的加入邀請,於是,對於期望只作壁上觀,間中無病呻吟的局外人,多點留意事件,當然所謂留意只是傳媒、專欄談到有關問題時多看一眼。

(一)任何政策都必然產生受益者及受損者,而兩者影嚮並不是短期,而長遠的壞影嚮對受損者損害更大。正如正生遷入梅窩,並不只是教育問題,(看6/30人言報某專欄稱事件為教育問題(大意,正確字眼忘記了),不知是否也是官方的想法,如是,或者這就是回歸十二年管治出現問題的原因),直接影嚮當地社區發展,若那所棄置中學能改建為渡假屋、酒店或國際學校等,又或正生搬入,人流、道路、商機、地(樓)價、社區設施等均受影嚮,甚至船費都有機會下調,雖然本地喜歡以加價來疏導交通人流,所以,不能單方面以感性及道德層面來衡量事件。

(二)正生事件的發展過程都只從傳媒得來,對三方—正生、梅窩居民及政府—都出現先入為主的情緒,據聞正生07年提出遷入申情,為何事件現在才「走上舞台」,期間居民組識、區議會、鄉議局、政府及正生書院究竟做了甚麼,背後利益關係又如何?

(三)在那個群組討論區有人出文,以梅窩入讀中學人數不足及大部份中學生都在港島區就讀來駁斥梅窩居民抗爭的藉口(理由)—需要本區中學,雙方都落進「就近入學」的陷阱,似乎此一教育制度已深入民心,學校只有好壞,沒有遠近,所以,梅窩本區適齡入學人數沒有任何意義,問題是那間被用作藉口的「本區中學」是何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