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
議員受襲與藝人被偷拍的事件,在城中鬧得熱熱烘烘,傳媒輿論均議論紛紛,毫無疑問兩件事情的犯案者應予以譴責,但從雜誌加印又沽清的情況來看,高調的報導及網上的討論,反而起了宣傳作用,後來的買書者可以肯定是受此「引誘」,如此接近泛濫的報導議論,尤其是針對私隱問題,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的的影響多呢﹗(不是不用投訴及譴責)。至於議員事件,除非警方儘快破案(可以嗎﹖),否則寒蟬效應將透過傳媒散播。有些事情是不能(過度)談論,最好在沉默中略過去。
考量
法改會建議的預設醫療指示—稱為被動安樂死,個人認為沒有主動與被動之分,都是「處心積慮」—沒有法定地位,安樂死這等生死大事,似乎適合道德與哲學的討論多一點,在大眾未有結論時,落實必定出現諸多問題,若果家屬與病人有不同意願,醫生就有點不知所措。反對者害怕有人不理性以經濟作為考量,作出錯誤的選擇,我反而認為這才是經過思考的決定,經濟考量是必須的,這是無奈的現實,不須詢問醫生也知道平、貴價藥是有不同副作用,只要在考慮作出指示時,謹記「每一個生命都是極其崇高和無限珍貴的。~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