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006

第三百七十八日 無題

從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事件,看到97年前部份港人的影子,在那些年代,很多港人都希望到外地(歐美)產子,當作買入一份保險。究竟有幾多內地女人產子後不找數,如果比例不多,那不是商機嗎?因「基本法」的關係,那些嬰孩將會成為香港人,在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的情況下,此可作為人口補充,問題是我們(政府)有沒有能力,有沒有膽量令這些嬰孩以香港為故鄉及居住地,接受及認同「香港的價值」(雖然我不知「香港的價值」是甚麼),至於人口政策,正如知名音樂家只因出入境方便才移居本地,而不是以本地作為基地,究竟對香港有多大好處?
本地有沒有食物安全政策,有點懷疑,或者只有疾病監控措施,所以,只要不吃「壞」人,過期食物也可以照樣出售,且一旦出現問題被追究的多是零售商。上週鴨(鹹)蛋、雞蛋,以至淡水魚都被發現有問題,內地的食物安全,無論是標準與証明是否可以信賴,除了負責官員外,大眾都會有所懷疑,但全面檢查所有入口食物,又似乎沒有可能,除了成本問題,政治及內地利益的考量,官員又豈敢觸碰,官員推出唯一的辦法就是「註冊內地出口商」,不過「註冊」後的就是否一定無問題?!有時不發奇想(是奇想呀),是否應發展本地的漁農業,不是在土地上(土地有價),而是在多層工廠內。

11.21.2006

第三百七十七日 天真

昨日(2006.11.20)「晨早時間」免費報紙又在說Blog,又提到Blog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影響力,但若要有影響力,就不要在Blog寫些無味的生活軼事,印印歌詞及到那裡唱K,如果Blog只是個平台,是種溝通工具,無論單向或雙向,不知為什麼不可以寫這些閒話,為什麼一定要文以載道,一定要將Blog變身成為傳煤﹖保持多樣性,不正更能反映社會真實的一面,那些Blogger可能就是這樣子過生活,看事物與世界,看這個社會,就讓部份 Blogger保留一份孩子氣、一份天真罷。
寫出心中所想,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沒有所求,而不理會其他乃至甚麼影響力,或者才是最天真乎﹖

11.17.2006

第三百七十六日 其實我想播歌

估不到學券會有「過渡」方案,值得讚許,可惜局長公佈時給我的印象,表現得不情不願,還像有點怨言。想起是這首歌。

11.16.2006

第三百七十五日 惡攪亂作

名的江南下半身寫作詩人 過客 創作新詩一首:

《愛的種子》
http://www.dopoem.com

為你彈奏林子祥的愛的種子
紀念我深情的愛情
跟夕陽一樣的聲音
快樂的很好聽

手在輕輕地敲擊著身軀
我給的思念太小心
你脫衣的地方就有你


另一首

著名的江南上半身寫作詩人過客創作新詩一首:

《十月》
http://www.dopoem.com

遙望眾神死亡的黑暗上虛無一片
遠在前方的風比前方更遠
我的書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前方的遠歸還黑暗
一個叫面貌 一個叫印象
我的書聲嗚咽 淚水全無

前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虛無一片
明月如鏡 高懸黑暗 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書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黑暗

11.10.2006

第三百七十四日(I) 播歌

第三百七十四日 深遠

常秘調職本來平常不過,根本無須表演得如此悲痛傷感,也沒必要招來評論及頌讚。教統局常秘終於(已經)調職。
本星期一亞視國際台播影的CSI:NY (II):魚腸劍,故事說一餐廳東主(誤)認為兒子被其劍魚供應商搶走了貴族學校的學位,因該供應商的兒子通過其推薦而入讀該貴族學校,而遷怒供應商,動了殺機,雖然劇集是杜撰,但也可反映一點現實,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何其著緊。如果改革必然導致傷亡,誰願意成為犧牲者,尤其是自身子女呢﹗
以縮班殺校來說,教師、校長必然反抗,那是「飯碗」問題,但學生與家長又為何不支持呢?或者就要問一問,在停辦小一至殺校期間,教統局有否寄過一封信給受影響的學生家長,說明原因、未來的安排、與及有何種支援﹖有否對這些學校給予支援來防止老師—尤其是有能力的老師—流失呢﹖我想這不是政策方向問題,應該歸類於執行罷。
日月報的社評(2006-11-1)稱前教統局常秘任內五大德政之一為:「(1)揚棄「填鴨」傳統——廢除學能測驗,否定過早或無益的操練,提倡愉快學習,「求學不是求分數」。」究竟現實是否如說般已揚棄「填鴨」呢﹖只要走到商場看一看補習社(不是會考10A那些)林立,問一問學子們參加多少興趣班及補習班,答案不是清楚了嗎,破而未立,不過是由學校的「填鴨」轉變為家庭的「白老鼠」。
看方向報余大狀一文(2006-11-4)有此語﹕「在母語教學下,似乎學生的中文水平也未有隨之而提升。」不知為何很多人會有如此錯覺,認為母語教學能提升中文水平,(1)我們說的不是書面語。(2)雖然教課書由英文轉為中文,若非死背硬記,還不是要翻譯與轉換成口語,考試作答時又轉回規範語,估計母語教學與提升中文水準的關係應不大,除非上課一律使用普通話,再加強寫作訓練。

11.08.2006

第三百七十三日 懷舊(摘錄)

小妮子剛考完期中試,上個星期六全家到離島走動一下,輕鬆一下,去的是老地方,沒有甚麼特別可記﹔途中經過天星碼頭,有許多人帶著相機,在幫鐘樓拍照留念,源於鐘樓尚有一個星期多就要拆卸,港島天星碼頭也搬遷,近來有特色及地標性的建築物相繼消失,我們沒有照相機在身,手機屬於古老型號,是那種甚麼特別功能也沒有的,否則也可能會加入,或者是時候考慮換手機,不過那些照片在熱潮過後,除了封塵在博物館及相簿外,又有幾多人會回顧懷念。
很多人忽然關注「集體回憶」,忽然關注文化保育,或者我們都在懷緬過往某些輝煌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