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煩了網友電郵了書名,談一談連線這本書實屬應有之義,這裡的廣告效力就不用期望了。作者的功力深厚,無庸置疑,文字生動,受訪者仿如坐在面前訴說本身故事。可惜,就個人而言,對於人物專訪這類型,興趣僅一般,當然與這書及作者的能力無關,或者自己對於聽別人說人生有點麻木感,每個人的經歷都能成為一個一個不同的故事,總覺得這些故事—無論平凡與不平凡,對主人翁本身與其身邊近親才重要,才顯得不平凡。又或者基於偏見,人總會不自覺地加入想像,通過當時的環境、過往的經驗、事件本身,補其不足,將作出的決定及行為變得理所當然,生活就變成故事了。「小世界現象」雖然表面上可以很容易將人與人聯繫起來,但每個人卻生活在「小世界」裡,依舊獨自面對一切,獨自面對社會的轉變與自身的問題,還不是孤單地上路。
看完這書,在寫這篇時,腦內閃出「哥哥」的倩女幽魂這一段:
人生是 美夢與熱望
夢裡依稀 依稀有淚光
何從何去 去覓我心中方向
風彷彿在夢中輕嘆 路和人茫茫
其實所寫的與連線這本書真的無多大關係,希望Manna不要見怪。
3 則留言:
見唔見到有我份啊~ :p
見到。
似乎Blog界已無當年熱鬧,自己也愈來愈懶寫。
"每個人的經歷都能成為一個一個不同的故事,總覺得這些故事—無論平凡與不平凡,對主人翁本身與其身邊近親才重要,才顯得不平凡。"
過客,說來很有道理啊.
其實,做人物專訪,可能是滿足我個人對他人小世界的" 好奇"心 吧...嘻嘻..
我是愛聽人家故事,腦海的銀幕,隨即上完一場又一場片段的那類人..嘻嘻嘻..
至於人終究是獨自面對自身的問題,我想也是的,但有時當我靜下來時,也會感覺我之所以成為今天這種所思所想,有這般經歷的我,一是個人意志的抉擇,二是有很多熟悉或不認識的人,直接或間接造就,
可能因為年少父親過世,姐又長期有病,母親維生能力有限,收入全靠父親的朋友+學生的捐款幫助,才得以完成學業.故此,時刻感到,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能夠自力更生,養活家庭,讀書識字,全靠很多我們認識又不認識的人之無私幫助..
那時,我感覺孤單,因為家庭鉅變,跟同年朋友傾訴未必有人明白,但回頭想,自己也不孤單,因為那種群策群力,不求回報的幫助,令我感覺人間有情,人,又好像不致於如此孤單..
過客,不好意思,說多了! 希望日後有機會,跟你面對面聊天.
非常欣賞你的blog,你的文字,你的寫作風格與看法,難得在茫茫人海中,能在blog的世界遇到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