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達文西密碼》上畫,才想起沒看過原著,曾向友人借過內地版,但不知為什麼放著沒看,又回到友人手裡,或者因為是簡體字的原故,雖不至於抗拒簡體字書,卻總有點怪怪的感覺,有時覺得簡體字就像密碼或縮寫一樣,在腦內須重新翻譯一次,並不是習慣那麼簡單,就是沒繁體字那樣形象化;譯音又是個問題,正如老伴看最新一集哈利波特—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簡體)(我未看),那些人名全不同了,最後還是到商務打書釘才略知誰是誰。
沒打算買這本書,原因:第一是窮,沒閒錢,第二都是窮,沒錢買大屋,放書是個大問題,尤其小妮子出生後,那天到圖書館想借來看,卻找不著,相信預約的人不少,最後尋獲該作者(丹.布朗)的處女作《數位密碼》,故事由自稱編寫了不能破解的電腦密碼的程式員死亡開始,當中涉及私隱權與國家安全的爭議,網絡私隱權有否足夠保障?網絡是否安全?
在現實生活不也發生相類似的事件,從第三大黨的電郵事件,考試局「出貓」報告說得知登入試題網站資料,甚至最近被炒得火熱的「巴士怒罵」,有否考慮到私隱方面,正如書中所說「誰來監督守門人!」,可惜現在每個人都想作「守門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